ICS 13.100
C5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GBZ /T 196—2007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
預評價技術導則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re-assessme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2007—08—13發布 2008—0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發 布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圍.................................................................................................. 1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1
3 術語和定義........................................................................................ 1
4 評價目的和基本原則............................................................................ 2
5 評價依據............................................................................................ 2
6 評價范圍與內容.................................................................................. 3
7 評價方法............................................................................................ 3
8 評價程序............................................................................................ 3
9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方案編制.................................................................. 3
10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編制.............................................................. 4
11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表編制............................................................. 5
附錄 A (資料性附錄):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應收集的主要資料.......... 6
附錄 B (資料性附錄):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工作程序圖................................ 7
附錄 C (資料性附錄): 工程分析............................................................. 8
附錄 D (資料性附錄): 采取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措施.................................. 10
附錄 E (資料性附錄):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書格式.................. 12
附錄 F (資料性附錄):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報告表格式.................. 14
前 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的附錄A~F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衛生部職業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批準。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省衛生廳衛生監督所、山東省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職業病防治研究所、太原市衛生監督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陳永青、邵 強、蔡立群、繆 慶、胡偉江、張玉慧、易繼湖、吳世達、余善法、李懷應、溫亞男。
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技術導則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預評價的目的、基本原則、依據、范圍、內容、方法、程序和報告編制等。
本標準適用于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Z 1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GBZ 2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
GBZ 158 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
GBZ 159 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監測的采樣規范
GBZ/T 160 工作場所空氣有毒物質測定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建設項目 construction project
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
3.2 職業病危害 occupational hazard
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
3.3 職業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
職業活動中影響勞動者健康的各種危害因素的統稱??煞譃槿悾荷a工藝過程中產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勞動過程中的有害因素;生產環境中的有害因素。
3.4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 facility for control occupational hazard
以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損害或影響,達到保護勞動者健康目的的裝置。
3.5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pre-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
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在可行性論證階段,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對勞動者健康影響、防護措施等進行預測性衛生學分析與評價,確定建設項目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為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3.6 工程分析 engineering analysis
通過對建設項目的工程特征和衛生特征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了解項目所具有的工藝特點、工藝流程和衛生防護水平,為剖析項目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性質、時空分布及其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篩選主要評價因子,確定評價單元提供依據。
3.7 評價單元assessment unit
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和評價的要求,將生產工藝、設備布置或工作場所劃分成若干相對獨立的部分或區域。
3.8 職業病危害暴露 occupational hazard exposure
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接觸某種或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過程。
3.9 接觸水平 exposure level
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接觸某種或多種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和接觸時間。
3.10 職業衛生調查occupational health investigation
職業衛生調查主要包括職業衛生基本情況調查和生產過程、勞動過程及工作環境的衛生學調查。
3.11 職業病危害風險評估 risk 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hazard
對由職業病危害因素導致職業病危害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評估。
4 評價目的和基本原則
4.1 目的
4.1.1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產業政策,從源頭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
4.1.2 識別、分析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評價危害程度,確定職業病危害類別,為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4.1.3從職業病防治角度評估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為建設項目的設計提供必要的職業病危害防護對策和建議。
4.2 基本原則
4.2.1 貫徹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對建設項目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4.2.2遵循科學、公正、客觀、真實的原則,保證評價工作的獨立性,排除非技術人為因素的影響。
4.2.3 遵循風險評估的原則,綜合分析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
4.2.4 遵循國家質量管理的相關規定。
5 評價依據
5.1 法律、法規、規章
我國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規章。
5.2 規范、標準
我國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范、標準。
5.3 基礎依據
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的有關資料、預評價工作委托書等。
5.4 其他依據
建設項目有關的支持性文件、國內外文獻資料及與評價工作有關的其他資料。
6 評價范圍與內容
6.1 評價范圍
原則上以擬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工程內容為準,主要針對項目投產后運行期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及防治內容進行評價。
6.2 評價內容
主要包括選址、總體布局、生產工藝和設備布局、建筑衛生學、職業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對勞動者健康的影響、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輔助用室、應急救援、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職業衛生管理、職業衛生專項經費概算等。
7 評價方法
根據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特點,一般采用風險評估法、類比法、檢查表分析法等進行綜合分析、定性和定量評價;必要時可采用其他評價方法。
7.1 風險評估法
依據工作場所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理化性質、濃度(強度)、暴露方式、接觸人數、接觸時間、接觸頻率、防護措施、毒理學資料、流行病學等相關資料,按一定準則,對建項目發生職業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進行評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慮有關消除或減輕這些風險所需的防護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7.2 類比法
Copyright 2007-2013 甘肅省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天水南路333號 電話:0931-8834112 傳真:0931-8824451
信息產業部備案管理系統網址(http://www.b
備案/許可證編號:隴ICP備15002868號